4小说网 > 红楼华彩 > 第三百二十九章 焦头烂额
加入书架推荐本书

第三百二十九章 焦头烂额

小说:红楼华彩作者:肥锅锅字数:9609更新时间 : 2024-05-19 05:25:54
    长乐宫。

    裴太监手捧拂尘快步入得书房里,抬眼瞥见太子在临摹字帖,当即随侍一旁,也不开口。

    等了须臾,太子搁置笔墨,舒活着手腕道:“何事?”

    裴太监低声道:“殿下,宫里传来信儿,说是太上伤心过度,数日不能视事。”

    太子起身负手思忖,旋即笑将起来。太上终于服老了?亦或者是圣人再也不愿扮孝子贤孙了?内中情形到底如何,太子管不着,也不想管,只知从今往后圣人大权在握,怕是再也由不得那些倚老卖老的家伙胡吣。

    裴太监又道:“李嫔好似有了身孕,方才御医诊治过,说是有孕两月有余。”

    “哦?孤又要多个妹妹了?”

    裴太监踯躅道:“殿下,何为不会是个皇子?”

    “皇子?”太子笑道:“那要看吴贵妃想不想了……是了,晋王如何了?”

    裴太监道:“晋王一整日都在内校场操练,听说新得了两把左轮火铳,如今正在演练战法。”

    太子摇头笑道:“我这个兄弟,还真是个武痴啊。”

    有时候他也在想,圣人膝下不过他们兄弟二人,虽非一奶同胞,可学着圣人与王叔一般兄弟同心,其后一内一外联手将这天下治理成盛世岂不美哉?奈何晋王的生母吴贵妃心思大着呢。

    正思量间,有小黄门入得内中,悄然与裴太监耳语了几句,又奉上一条锦盒。裴太监蹙眉思量半晌,这才上前禀报道:“殿下,三等将军贾琏来了一遭……左庶子接待了,说是那日王家兄弟为的是那自行车厂子的事儿,这才连夜寻了贾琏相见。如今贾琏幸不辱命,已将那自行车厂的股子尽数献与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太子转身,上前打开锦盒来,翻阅内中文契,起初还兴致勃勃,待看到后头的补充文契,顿时蹙起眉头来。

    裴太监忙道:“殿下,可是有错漏?”

    太子眉头逐渐舒展,叹息着说道:“这位李复生果然滑不留手啊……你自己個儿瞧吧。”

    裴太监紧忙将锦盒放置一旁,抄起文契来观量了几眼。待看到附着一封文契,内中写明自行车厂三成股子尽数过户与王熙凤,裴太监顿时恼了:“这位贾将军是何意?殿下瞧中的是李复生,这股子尽数送了来又有何用?”

    太子笑着大度一摆手:“只怕王仁、王不好明说此事,那贾琏也受了哄骗,此番只道还办成了事儿呢。”顿了顿,又道:“也是稀奇,父皇正值壮年,朝臣虽避讳与孤交往,可好歹总留一分体面……偏这李复生避孤如蛇蝎,这是什么道理?其人与新党并不亲近,反倒与旧党走的极近……真是不好琢磨。”

    此时裴太监说道:“殿下,那贾琏还请托殿下总要为王家兄弟求求情。”

    太子顿时苦恼不已,好半晌才说道:“不急,父皇正是气头上,且过几日瞧瞧情形再说。”

    便如李惟俭所料那般,这会子太子左右为难。救,失了圣眷;不救,便会寒了手下人的心。

    更让太子为难的是,老太妃这一去,甄家再没了遮蔽,那二百多万两银子的积欠只怕再也拖延不下去。甄家虽穷奢极欲,可这积欠的银子,除去历次接驾抛费,余下的近百万两倒是多半进了长乐宫。

    不然他这储君年纪轻轻的哪儿来的这般贤名?

    本道笼络了李复生,借着内府股子交易所炒作一番,说不得就能借壳敛财,好歹将那积欠亏空还上。奈何那李复生奸滑似鬼,他方才试探了一番,那李复生眼都不眨一下便将三成股子一并送了过来。

    这是摆明了不想与他有任何干系啊!

    太子这会子不由得纳罕不已,心下暗忖莫非这李复生是更看好晋王?又或者真想做个邀直沽名的孤臣?

    此时就听裴太监道:“殿下想与李复生扯上干系,实则不必折节下交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太子转身笑道:“你又得了什么好主意?”

    “殿下谬赞,老奴不过是一得之愚罢了。”顿了顿,裴太监道:“尝听闻李祭酒为人最是方正,其家中两子颇有才名。奈何李祭酒却因心中义愤,拘着两子不让下场科考。

    其两子虽有才名,却不得施展……殿下,如今左右春坊正缺一赞善,何不让李守中之子充任?”

    太子略略思量,顿时笑将起来:“哈哈,这主意好。”

    那李复生可是李守中养大的,名为伯父,实则情同父子。这要是将李信崇、李信明二人之一请到詹事府任职,那李复生就再也别想撇清与长乐宫的干系!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车子营。

    王福瞥见对面儿小厮猛地朝着自己个儿点头,又朝着一驾油壁车连连努嘴,王福啐了一口,回头左右观量一眼,摆手之际十几个提着棍棒的仆从便呼啦啦冲将上去,瞬间将那油壁车围拢了。

    王福迈着四方步走近道:“车中可是孙姑娘?在下乃是王家管事儿……啧,孙姑娘为了个炕屏,何至于连番上告啊?若果真有什么冤情,不如亲自去与我家太太言说,我家太太定会为孙姑娘做主。”

    那车夫早被这等情形吓了个半死,跳下车来叫嚷着‘不干小的事儿’,竟一溜烟的跑了。

    便听那车中女子说道:“好一个为我做主……王强夺我家宝物,又构陷我父入得牢狱,其后又生生将我父气死……你一句轻飘飘做主便了了?”

    王福笑容不变,面上抽动道:“何必呢?冤家宜解不宜结啊,这样吧,孙姑娘还是先行见过我家太太再说。”

    此时临近黄昏,四下百姓都躲得远远的,连那顺天府衙役都不敢上前。那王福摆摆手,便有个雄壮小厮跳上车辕,方才要挑开帘栊,忽而听得嗖的一声,便见一枚羽箭将那小厮头上的帽子带飞出去,哆的一声钉在一旁额匾上。

    小厮眨眨眼,‘妈呀’一声屁滚尿流跳下车,扭头就往仆役里头钻。

    王福扭头瞧了眼那羽箭,回头嚷道:“我家老爷乃是九省统制王讳子腾,不知是哪位朋友开的玩笑?”

    忽听得远处有人阴阳怪气道:“好大的官威啊,圣天下脚下,朗朗乾坤,竟敢当街掳人?未知你这厮可是得了王统治吩咐?”

    说话间自远处行来一行人,领头的二人高矮、胖瘦一般无二,连面相也挂着相。这二人虽手中空无一物,其后却随着十来个提弓挎刀的彪悍护卫。

    王福心下先是一凛,随即暗自松了口气,好歹这些人等不是官差,如此还能打交道。

    王福当即上前拱手道:“未知二位兄弟如何称呼?”

    “好说,”丁如峰潦草拱手道:“在下丁如峰,这是我兄弟丁如松。咱们兄弟二人……如今跟着李伯爷办差。”

    王福眨眨眼,问道:“李伯爷?哪位李伯爷?”

    丁如松冷声道:“竟陵伯,李讳惟俭!”

    李财神?王福顿时心下叫苦,这位主儿可不好招惹。圣眷不在老爷之下,且如今朝野诸位公无不对其推崇有加。更有当朝首辅称赞其才,曰‘但有李复生,可使民不加赋而岁用足’。

    数年间创办各处营生,又以股子分润士绅,除去少部分贪心的亏了个底儿掉,如今得利的谁不称赞李财神生财有道?

    想明此节,王福顿时满面堆笑道:“原是李伯爷麾下的二位丁家兄弟,失敬失敬。说来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,我家老爷与李伯爷也算拐着弯儿的亲戚,二位兄弟看能不能方便——”

    那丁如峰冷着脸道:“我家老爷说了,王家这等亲戚,我家老爷可高攀不上。”

    丁如松嬉笑道:“是啊,粘上这等算计自己个儿的亲戚,我家老爷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。”

    王福怔住,赶忙问道:“这,这话从何说起啊?”

    丁如峰冷声道:“王总管这话问不着咱们,不如问问贵府公子。”

    丁如松笑道:“哥哥,那位如今还拘押在刑部大牢呢,怕是一时间问不着。”

    丁如峰乜斜道:“那与咱们兄弟有何干系?”

    王福听到此节也明白过来,这李财神的手下今儿就是来为难自己个儿的。因是耐着性子说道:“二位丁家兄弟,在下受太太之命,请了孙姑娘往府上走一趟,只为平息此前纠纷。不论事成与否,定会将孙姑娘平安送回。至于我家与伯府此前种种,待在下禀明太太,来日必登门道恼。”

    “呵,”丁如松笑着指点一干凶神恶煞的仆役道:“天下间有这么请人的?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灭口呢。再者说了,你们请归请,先得问问人家孙姑娘答不答应吧?”

    丁如峰绷着脸道:“王管事想请人过府一叙,在下绝不拦着,只要孙姑娘应承了,咱们兄弟二话不说扭头就走……只是,若孙姑娘不应承,王管事也不好强行请了去吧?”

    王福略略衡量,眼看丁家兄弟身后十来名护卫个个膘肥体壮,不少人留着络腮胡子不说,敞开的胸口还露出一巴掌的护心毛,情知真要动手只怕不是对手,因是便朝着二人拱拱手:“好,那我就先问问孙姑娘是什么心思。”

    当下转过身来,说起话来顿时客气了几分,说道:“孙姑娘,不过是一桩小事,又何必闹得沸沸扬扬的?今日孙姑娘若与我家太太一个情面,来日必有所报。”

    却听内中女子幽幽道:“王管事请回吧,我此番只为一个公道,并不贪图王家钱财。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啊!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忽听得丁如松嗤的一声乐了,说道:“哥哥,姓王的是不是在吓唬人?喂,孙姑娘,要不让王家赔个十万、八万的银子算了?”

    王福听得太阳穴直突突!那慧纹炕屏再是稀有,了不起几千两银子也就是了,十万、八万……莫说是王家,这京师里有一个算一个,又有谁能随随便便掏的出来?

    哦……是了,李财神一准儿能掏出来。

    王福顿时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却听内中那位孙姑娘道:“多谢二位丁家兄长为我做主,只是我意已决,此番只为公道,不为钱财!”

    这话说的决绝,话音落下,那丁家兄弟便一个冷着脸,一个嬉笑着看向王福。

    王福再不敢丢下场面话,只瞥了丁家兄弟一眼,招招手领着一干仆役扭头就走。

    王家消息灵通,孙姓女子前脚去了巡城御史衙门,后脚便有顺天府衙役来报信。李惟俭情知这年头勋贵是个什么德行,干脆点了丁家兄弟领着一干护卫随行护送。

    这才有了这么一遭。

    眼看王家人匆匆而去,丁如松与丁如峰言语一声,扭头寻了马匹便回返伯府报信;其兄长丁如峰则领着人一路护送,往孙家而去。

    这且不说,却说王福匆匆回返王家,旋即急吼吼往仪门报了信儿,须臾便有婆子引着其入得内中。

    见了王舅母,不待其见礼,便被问话道:“好端端的,怎么就招惹了姓李的?”

    王福一问三不知,回道:“太太,小的实在不知啊,那伯府的人只让回来问哥儿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没用的东西!”

    不待王舅母发火,忽而听得屏风后有女声道:“母亲,年节时父亲曾训斥了哥哥一通,是不是因着那事儿?”

    这屏风后的人,李惟俭还曾有过一面之缘,乃是王子腾的女儿王云屏,如今早已定下了亲事。

    王云屏这一提醒,王舅母顿时恍然,随即又狐疑道:“就因此?先前不是托人与其说了软话,怎么还揪着不放了?”

    王云屏就道:“母亲,哥哥素来是个有主意的。父亲在家还能约束一二,父亲这一外出,只怕就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个孽障!”

    奈何太妃薨逝国丧之际寻欢作乐,实为大不敬,如今王仁、王一并被关押在了刑部大牢,根本不容家中人等去探视,因是谁也不知其后王到底又办了什么蠢事。

    就听王云屏又道:“先前堂姐夫来了一遭,说是什么厂子……女儿以为那位李伯爷最擅经济营生,莫不是因此事惹恼了人家?母亲不若打发人往贾家问问?”

    王舅母眨眨眼,连忙道:“对对对,还是云屏聪慧。来呀,快往贾家走一遭,问问凤丫头、琏哥儿到底是怎么个情形。”

    当下王福自觉办砸了差事,赶紧领命而出,因着眼看入夜,便骑了快马径直往荣国府而去。

    却说此时临近入夜,贾琏往长乐宫走了一遭,自觉办得妥当,转头便去寻了尤家姊妹厮混。

    凤姐儿观量着天色,情知贾琏今日又要夜不归宿,便寻着平儿又嘀咕了好一通。平儿这会子碍于脸面,虽心下动容,却一直咬死了不肯应承。

    眼见贾琏果然不曾回来,心下不由得哀叹。果然‘尤来只有新人笑,谁人记得旧人哭’,如今二爷还须守孝,好歹还遮掩一下,只怕除服之后接连有女子进门,恐怕二爷再也记不得她的好儿了。

    正待此时,忽有婆子来报,说前头来个王家管事儿,说有急事来请问二爷、二奶奶。

    王熙凤蹙眉道:“这会子仪门都落锁了,我不便见人,且二爷也不曾回来。你隔着仪门问到底是什么事儿,问明白了来回我。”

    婆子应下,紧忙去办。过了一盏茶光景,婆子回返,将王舅母所问与凤姐儿说了。

    凤姐儿听得瞠目不已,暗忖这好端端的怎么俭兄弟与王家起了龃龉?略略思量先前李惟俭分析,如何不知算计自己是假,算计那野牛才是真?

    那野牛偌大的家业,若谁都能来算计了去,只怕来日什么阿猫阿狗都会扑上来撕咬一口。因是凤姐儿便没好气的与那婆子道:“缘由如何,你径直与那管事儿的回了,此番都是那两个的不是。”

    当下细说一番,婆子记下,转头又去传话。王福听得内情竟是如此,其中竟还牵扯了东宫,顿时吓得噤若寒蝉,紧忙打马回去报与王舅母。这且按下不提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却说转过天来,李惟俭还在假期——婚假九天,到今日方才过了半数。

    清早起来略略操练了,他便寻了黛玉一道儿用了早饭,转头又与黛玉往悦椿楼游逛。

    黛玉几次三番欲言又止,待进得悦椿楼里,紫鹃、雪雁等都在楼下等候,黛玉终究忍不住道:“我怕四哥憋闷着总是不好,这才让伱去寻旁的……偏四哥实在太过了,哪儿有叫了晴雯、香菱一道儿的!”

    李惟俭眨眨眼,赶忙赔笑道:“妹妹不知,若单只一个,怕是我更费力些。这多了一个,我倒省了不少气力……嗯,等过几年妹妹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还有这般道理?

    黛玉狐疑不已,上下观量李惟俭一眼,见其果然精神奕奕不见萎靡之态,这才红着脸儿道:“总之,四哥不好太过放纵了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便揽了黛玉的消肩,低声说道:“妹妹放心,我还计较着与妹妹一道儿过百岁宴呢。”

    黛玉嗤的一声笑了,嗔道:“你这般放纵怕是也难,至于我,生来身子骨就弱,只怕也没指望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道:“妹妹这几年不是好转了许多?没得说些丧气话。”

    黛玉咯咯笑了一阵,说道:“说来也奇,自打换了四哥给的药膳,这几年下来竟只染了一回风寒。余下春秋两季虽偶尔也咳,却不似往日那般严重。没准儿啊,我这身子还真个儿能养好呢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乐道:“定然能养好。到时我与妹妹生他十个八个儿女,到老了也含饴弄孙,岂不美哉?”

    黛玉啐道:“呸,生那般多岂不成了母猪?”

    二人正打情骂俏,便听得有人拾阶而上,黛玉要挣脱,偏被李惟俭搂在怀里不得动弹。紫鹃上得三楼,瞥见二人腻在一处,顿时掩口窃笑,随即行到近前一福道:“奶奶,云屏姑娘来了,说是来瞧奶奶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纳罕回头问道:“谁?”

    怀中的黛玉挣脱开来,蹙眉说道:“云屏姐姐……王家人。古怪,我与她不过是数面之缘,这会子怎么来寻我?”

    “王家人?”李惟俭笑道:“只怕是来求情来了。”

    黛玉不解,当下李惟俭便将内中情由简略说了出来。黛玉听得气恼不已,心下更知李惟俭宦海沉浮的不易。

    因是黛玉便道:“四哥打算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李惟俭道:“王子腾远在边关,这会子是病急乱投医。妹妹去见过一遭就是了,不然定会请了二嫂子来说项。”

    “凤姐姐如今身怀六甲,可不好劳动。”黛玉思量着道:“那我便去将她打发了便是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笑道:“王家亏欠咱们家,不用与其客气。”

    黛玉颔首道:“四哥放心就是。”

    交代一句,黛玉便与紫鹃行去。李惟俭杵在原地略略有些放心不下,心知林妹妹最是心善,生怕那王云屏软如相求几句林妹妹便心软了。因是前后脚下得楼来,正瞧见红玉自库房往这边厢而来。

    李惟俭紧忙招手将红玉叫到身前,低声吩咐道:“妹妹要去见王家姑娘,你留心观量着,见机行事。”

    红玉顿时笑道:“四爷放心就是,我这便去瞧着。”顿了顿又道:“是了,太太有事儿寻四爷,四爷还是快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大伯母有事儿寻我?”打发了红玉,李惟俭赶忙往后头的小院儿而去。入得内中,便见婶子刘氏与李纹、李绮两个堂妹正与大伯母梁氏说笑。

    李惟俭入内笑着见过礼,大伯母梁氏就道:“俭哥儿,今儿寻你两桩事,这头一个……纹儿、绮儿那如意郎君,你物色的怎样了?”

    李纹、李绮顿时变了脸色,推说另有要事紧忙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待两个堂妹出去了,李惟俭落座后才笑道:“回大伯母,侄儿一早就物色的,只待今科会试一过,便请了人来让婶子观量观量。”

    刘氏笑道:“俭哥儿瞧中的人,定然妥帖。”

    梁氏道:“他才多大?总要你自己个儿看过了才好。”又看向李惟俭:“俭哥儿,未知那两个士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哦,都是实学士子。其一为济南府士子徐行,此人耕读传家,在济南府也算小有名声;另一人为贵州士子陶君谭,此人家境贫寒,听闻自幼是吃百家饭长起来的,但才具、品性极为难得。”

    梁氏颔首道:“你有思量就好,如今你两个堂妹也大了,不好耽误到十七八再出阁。”顿了顿又道:“另一桩事,我打算这两日便启程回返金陵。”不待李惟俭反驳,梁氏便道:“这入宫随祭实在累人,我若再待下去,只怕就要折腾病了。尤其这心下还记挂着你大伯,我看还是尽快启程吧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叹息一声,说道:“也罢,此番就不强留大伯母了。如此,我过会子便打发海平去雇船只。”

    梁氏顿时笑将起来,说道:“准备了一箩筐的话,还道你又要强留我几日,不想竟一口应承了。早知如此,我昨儿就不想这般多了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又与婶子、伯母说过半晌,这才起身告退。出得小院儿,方才自悦椿楼后角门进了箭道,迎面便撞见了红玉。

    “四爷!”红玉乐滋滋凑过来低声道:“四爷怕是白担心了,奶奶与那王姑娘不咸不淡的交谈着,虽王姑娘百般求恳,偏奶奶就是不肯吐口。反倒揶揄几句,让王姑娘红了脸面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顿时笑将起来,说道:“看来妹妹心下自有韬略,我便是白担心了。”

    说罢往前行去,到得东路院角门问过丫鬟,才知这会子黛玉已然打发紫鹃将那王云屏送了出去,于是李惟俭乐滋滋入得内中,便见黛玉正起身要出来。

    二人相见,新婚燕尔的自然你侬我侬,李惟俭扯了黛玉在软榻上落座,笑着说道:“方才我害怕妹妹年岁小不知如何婉拒的,特意打发了红玉做白脸,不想妹妹自己个儿就料理了。”

    黛玉笑道:“本就是王家没道理,三番两次算计四哥,这早前不顾念亲戚情分,这会子吃了亏反倒记起亲戚情分了?再说四哥功业、爵位都是自己个儿挣的,可没用旁人出过一丝一毫的力,如此又何必理会王家如何?”

    “妹妹说的极是。”李惟俭笑道:“只怕那位王姑娘转头就得去求二嫂子啊。”

    黛玉笑道:“四哥这就不知了,她来之前就去了荣国府,凤姐姐只推说身子不便,便将她打发了。我想着只怕凤姐姐心下也恼着呢。”

    二人闲话几句,李惟俭转而提起了大伯母不日启程南归之事,黛玉顿时蹙眉道:“这两日就启程?实在太过急切……好在家中土仪足够,事不宜迟,我先去点算了库房,总要给大伯母多带些孝敬才是。”

    李惟俭顿时心下熨帖不已。眼前的佳人既能花前月下,又能做得当家太太,真真儿是可心。

    眼看李惟俭眼神儿不对,黛玉紧忙推着其去书房,自己个儿紧忙去了后头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荣国府。

    那王云屏果然折返回来,又寻凤姐儿说了半晌。凤姐儿听闻王云屏在黛玉跟前儿碰了个软钉子,顿时心下舒爽不已。她心下到底记挂着亲哥哥,因是顺水推舟应承下来,只道回头儿亲自去求李惟俭。

    王云屏眼见凤姐儿松了口气,这才辞别堂姐乘着车驾回返王家。凤姐儿正要打发平儿去与李惟俭说说软话,忽而便有婆子来报:“奶奶,赵姨娘又与大奶奶闹起来了!”

    凤姐儿瞠目道:“好端端的,她与大嫂子闹个什么劲儿?”

    婆子道:“先前赵姨娘寻了三姑娘,要将柳家的柳五儿派到环哥儿身边伺候,三姑娘支支吾吾应付过去。转头儿大奶奶抢了先,将那柳五儿派到了兰哥儿跟前儿。也不是哪起子小人嚼舌,这回赵姨娘非说瞧见柳五儿偷吃了主子才是的茯苓霜,寻了三姑娘要将那柳五儿打发出府呢。”

    凤姐儿乐了:“太太关在宅院里,这赵姨娘莫非真个儿将自己当成了主子不成?”

    当下慢腾腾起身,平儿紧忙过来搀扶了,凤姐儿便往外行边道:“有些个奴才秧子,真真儿是给三分颜色便要开染坊。再不教训教训,只怕忘了自己个儿是谁了!”

    平儿蹙眉劝说道:“奶奶,好歹要给三姑娘留些颜面。”

    凤姐儿乜斜一眼道:“你倒是惯会做好人……不用你说,我自己省得呢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出了凤姐儿院儿,不片刻进得大观园中,遥遥便见一群人在沁芳亭前吵嚷不休。那赵姨娘可着劲儿的撒泼,错非探春拦着,怕是便要去过撕了柳五儿的脸。

    李纨又是个性子软的,碰上赵姨娘这等不讲理的,说了半晌没用,反倒将自己个儿气了个面色煞白。

    凤姐儿到得近前,出声道:“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正骂街的赵姨娘闻言一怔,扭头与凤姐儿顿时一眼,顿时本能心虚。转而一想,此番可是自己有理,于是又挺着胸脯道:“来的正好儿,快瞧瞧,这等偷主子东西的贱货,赶快打发出府才好!”

    柳五儿抹着眼泪道:“我,我没偷东西!”

    “呸!没偷?那这茯苓霜是打哪儿来的?”

    那茯苓霜本是柳五儿当差的姑妈所送,这来路自然不正,因是这会子柳五儿百口莫辩,急得连连抹泪。

    却说赵姨娘有个侄儿名钱槐,如今随在贾环身边儿听吩咐。这钱槐一早儿便相中了柳五儿,誓要娶其为妻。原本柳家并无异议,偏柳五儿瞧不上钱槐,便将这亲事推拒了。

    钱槐这才鼓动赵姨娘索要柳五儿来伺候,想着近水楼台,说不得就抱了美人归。没成想阴差阳错之下,柳五儿竟去了稻香村。

    钱槐情知无望,这才怀恨在心。今儿一早瞧见柳五儿享用茯苓霜,紧忙寻了赵姨娘告密。那赵姨娘如今抖落起来,自觉亲女儿管家,她那位份自然水涨船高,不比旁的主子差些什么,这才跑来寻了柳五儿闹将起来。

    凤姐儿扫量一眼地上,那半盒茯苓霜撒了满地,随即笑着轻声道:“我道是什么,这茯苓霜是我赏给柳五儿的,怎么,我送的物件儿姨娘认定便是贼赃?”

    赵姨娘顿时怔住,脱口便道:“不对,若是凤丫头送的,那她为何支支吾吾不肯说出来?”

    “姨娘!”探春急忙拦着赵姨娘信口胡诌。

    凤姐儿顿时眉毛一挑,冷笑道:“凤丫头?却不知我何时与姨娘这般亲近了?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4xiaoshuo.info。4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4xiaoshuo.info